Aegista lautsi lautsi (Schmacker & Böttger, 1891)

Taxonomic name: 
模式標本產地: 
屏東恆春鵝鑾鼻
外形
殼形: 
殼高: 
8mm
殼寬: 
約16.3mm
螺層數: 
約6層
形態描述: 
殼中型、右旋,圓錐盾狀,殼與殼皮黃褐色,無殼毛。各螺層輕度膨脹,體螺層周圍成角狀,且呈龍骨狀突出,並往下傾斜,螺層底部較為平坦。殼口約呈橢圓形,長約7.5mm,寬約6.3mm,殼口唇緣略微增厚、外翻、反捲。殼臍開孔明顯而深,約5mm寬。齒舌型:32+C+32。
棲息環境: 
棲息於森林內之樹林或草叢底層,常出現於樹幹上或葉背上,或活動於土壤或岩石表面。
分布區域: 
臺灣南部、東部、東北部。
調查記錄: 
新北市福隆,宜蘭縣南方澳,高雄市,屏東縣滿州、墾丁、恆春半島地區、鵝鑾鼻、南岬、小琉球,花蓮縣太魯閣砂卡噹、大同大禮步道、鯉魚潭、安通、壽豐、富源,臺東縣綠島、蘭嶼、利稻等。
備註: 
Schmacker & Böttger, 1891, 認為此種為平笠蝸牛的變異型,訂名為Helix (Plectotropis) shermani Pfeiffer var. lautsi,但因其體層在前方稍下行,周緣的龍骨突不附有板狀緣,殼臍外緣不呈龍骨狀呈角狀等特徵,與平笠蝸牛相異,因此黑田於1941 年改屬於Aegista 屬, 稱為Aegista (Plectotropis) lautsi。其學名是為紀念採集者Lauts,特以其姓氏命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