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egista impexa (Pilsbry & Hirase, 1906)

Taxonomic name: 
模式標本產地: 
Anshiryzan(可能為今屏東縣恆春鄉番子寮)
外形
殼形: 
殼高: 
約10mm
殼寬: 
約26.7mm
螺層數: 
約6.5層
形態描述: 
殼中型、右旋,上部螺層低平,下部螺層膨大,殼質薄,殼表隨著生長紋有許多斜線雕刻紋,殼為淡褐色,具有微細的殼毛位於殼皮上,底部殼毛較為濃密,體螺層周緣的則為稀疏,體螺層周緣呈角狀,具有龍骨突,殼底近殼臍處也呈角狀。殼口斜向,殼唇輕微外翻,殼口底緣弧形,但外翻不明顯,軸唇緣外張。
棲息環境: 
棲息於潮溼森林之中、下層,常出現於樹林或草叢的葉背或樹枝間,或落葉堆間與土壤層上。
分布區域: 
臺灣全島。
調查記錄: 
新北市熊空、烏來、觀音山,屏東縣恆春、來義、好茶瑪家,高雄市茂林、藤枝、六龜,花蓮縣壽豐、富源,臺東縣知本、大南,宜蘭太平山。
備註: 
學名中「impexa」為拉丁文「未梳理、紛亂」之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