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洲大蝸牛 外來種

Species Achatina fulica Bowdich, 1822
殼形: 中大紡錘形
殼高: 約10-15mm
殼寬: 約4.6-5mm
螺層數: 約8-9層
模式標本產地:
東非
形態描述:
殼中大型、右旋,是臺灣目前體型最大的蝸牛之一,螺塔高,但縫合線不明顯。殼黃褐色,具有不規則的赤褐色條紋,殼頂第1~3層常為乳白色,第4~6層為淡黃色,夾雜赤褐色或淡紫色斑紋,第7~9層為暗紅色,內有淡紫色或黃白色之粗紋。肉體為黑褐色混有白色斑點,腹面灰白色,也有白化的養殖品系,俗稱「白玉蝸牛」。
棲息環境:
多在潮溼環境活動,如下雨天及夜間,常於農田、果園與樹林間發現。
分布區域:
原產東非馬拉加西(Malagasy),十九世紀初經由原產地跨越印度洋逐漸向東方移動,入侵東南亞而至全世界。臺灣全島均可發現。
調查記錄:
臺灣全島,臺東縣蘭嶼、綠島,金門,澎湖,馬祖,東沙島等。
備註:
日據時代(民國22年),由日本人下條久馬一從新加坡引進臺灣。幼蝸經8、9個月後成熟,成蝸每年產3~6次卵,每次產卵約50~500 顆,約一星期便可孵出,約10~12個月又可產卵。壽命約2~5年。活動時期多為雨季,常於夜間活動至清晨,然後再回至休棲處。常危害果樹,如木瓜、香蕉、蔬菜等作物,造成嚴重的農業損失。非洲大蝸牛為廣東住血線蟲之重要中間寄主,人類若經感染,會引起腦炎或腦膜炎等併發症。
臺灣蝸牛圖鑑
licence:by-nc-sa
作者:
臺灣蝸牛圖鑑
licence:by-nc-sa
作者:
臺灣蝸牛圖鑑
licence:by-nc-s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