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化系統

消化系統

Digestive system

蝸牛主要消化器官包括口腔囊(Buccal mass)、唾腺(Salivary gland)、食道(Oesophagus,有些種類包含食道嗉囊(Oesophageal crop))、

胃(Stomach or gastic pouch)、消化腺(Digestive gland,或稱為中腸腺、肝胰腺或肝)、小腸(Intestine)、直腸(Rectum)與肛門(Anus)。

依照其功能可區分為:

(1)食物的攝取、傳送與儲存;

(2)食物消化與營養的吸收;

(3)排泄等三大作用。

蝸牛的消化道平面示意圖 


口腔囊(Buccal mass

位於身體吻端,前端處為基丁質的顎板(Jaw)。一般前鰓類*蝸牛具有一對顎,有肺類蝸牛則只有一個或消失。

口腔囊內有唾腺(Salivary gland)開口,唾腺位於食道兩側,可分泌黏液潤滑食物進入食道。

 

齒舌(Radula)

蝸牛的攝食構造為齒舌。齒舌是軟體動物特有的構造,由齒舌囊(Radular sac)所分泌,為各

式細小的牙齒排於齒舌膜(Radular membrane)上,由齒舌軟骨(Odontophore)所支持。每一列齒舌為左右

對稱的構造,可分為中央齒(Rhachis tooth)、側齒(Lateral tooth)與邊緣齒(Marginal tooth)三類,每一列

重複至上百排。由於蝸牛種類眾多,食性多樣,攝食方式各異,所以齒舌的形式也有所不同:如前鰓類蝸牛的中

央齒較少,但每列的齒數目卻可多達上百顆;一般肉食(Carnivorous)蝸牛齒數較少,且較細長、尖銳;而草食

性(Herbivorous)蝸牛齒數較多,且齒端前緣較為圓鈍。齒舌前端會因為不斷攝食而耗損脫落,但齒舌囊會再製

造新排的牙齒向前端補充,這個過程會持續於蝸牛的一生。蝸牛攝食時是利用肌肉拮抗作用,移動齒舌軟骨將齒舌

外推以刮取食物。

   

(1)齒舌呈休息狀態。(2)齒舌軟骨將齒舌往外頂。(3)齒舌往顎的方向接近食物。(4)齒舌往上移動,刮取食物。

  白高腰蝸牛的齒舌電顯圖。

 

食道(Oesopagus

緊接於口腔囊後,位於蝸牛頸部與內臟團間,其後段常特化成食道嗉囊(有些種類則無),用以暫時儲存所攝取的食

物。食道含有豐富的黏液細胞與纖毛細胞。

 

胃(Stomach or gastic pouch

接於食道之後,是蝸牛主要的消化器官,前、後含有兩個消化腺開口,可於食物進入時注入消化酵素。消化腺是所有

器官中最大的,與酵素產生、養分吸收、食物儲存與排泄等功能有關。

胃的中、後區具有平行的脊,是食物分類區域;緊臨為胃盾(Gastric shield)(有肺類蝸牛缺少此項構造),食物於

此會被研磨與篩選,然後再進入腸道,而未分解的食物則暫存於篩選區後。胃中、後區的主脊(Major typhlosole)由

胃後區的消化腺開口延伸至小腸內,次脊(Minor typhlosole)由胃前方開始延伸至小腸。兩脊之間將胃區分成兩個腔

室,用以區隔消化與未消化的食物,並將消化液導入腸道。

 

小腸(Intestine

食物經胃部研磨、消化後會進入小腸。小腸是主要的吸收器官,全腸直徑相似、腸壁細薄。一般蝸牛的小腸常有兩個彎

曲處,肉食性的蝸牛其長度與彎曲處明顯減少,而蛞蝓類則較為增長,並捲曲、圍繞於食道周圍。

 

直腸(Pectum

小腸後段為直腸,不易與小腸區分開來,水分會在此處被吸收,而養分被吸收光的食物則在此處形成糞

便,而再由肛門排出。

 

肛門(Anus)

開口於呼吸孔附近或外套膜腔內。肛門開口於外套膜腔內的蝸牛,排泄物會再由呼吸孔排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