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動時間
活動時間
Rhythm
不同氣候區分布著不同的蝸牛,並有不同的適合活動時間。但無論分布於何處,適合蝸牛活動時的氣候大都為溫暖及潮溼,
而乾燥與寒冷則較不適合蝸牛活動,因此,各地蝸牛的活動時間都受著季節與全日變化所調控,而產生「季節性活動」
(Seasonal activity)以及「全日性活動」(Circadian activity)兩種週期。
季節性活動
在四季分明的地區,如溫帶與亞熱帶地區,蝸牛多活動於溫暖的春、秋兩季。但是在乾、溼季明顯的地區,蝸牛則多
活動於潮溼的雨季,如地中海的煙管蝸牛,活動時間只侷限在一年當中的雨季,約於冬季十至十一月間。台灣位於熱
帶與亞熱帶交界,蝸牛的活動時間主要受大氣溼度所影響,春季與秋季是主要的活動季節,但夏季與冬季如有下雨或
空氣較為潮溼,蝸牛仍會出來活動。
全日性活動
在活動季節,蝸牛每日的活動時間,多集中在較為潮濕的夜晚,但是如果日間溼度很高,有時也會活動,其每日活動的
時間可分為:
1 出現期:蝸牛變的較為活躍,並離開休棲的場所;
2 活動期:蝸牛會爬行一段距離去尋找食物、水分與配偶,期間並會做短暫的休息;
3 休棲期:蝸牛會在適當地點休棲至第二天的出現期,才開始活動。
這三個時期的時間長短,主要受氣候條件,如溫度、溼度,以及光線與食物等所調控,這些因子刺激蝸牛內在週期反應
或其他接受器官,使蝸牛決定行為類別。但不同的種類被不同的外在因子所主控,有些是溫度,有些則是土壤溼度。
BOX 在寒冷中活動的蝸牛
生長於北美洲西北部的Haplotrema vancouverense (Lea, 1839),棲息於潮溼的森林中,活動季節多集中於春、秋的雨季,然而此時的氣溫仍十分的低,常可發現其棲息的枯木上覆有薄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