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動行為

活動行為

Activity Behavior

 

移動

蝸牛移動的目的是為了尋找食物、水與配偶或回到休棲地等,有些蝸牛則會藉由爬行排除身上多餘水分。曾經有實驗顯示,

將蝸牛養在一個23x13x15公分的盒子裡,雖然食物就放在角落,但蝸牛每夜仍會花2小時爬行。 蝸牛的移動方式主要是利用腹足

爬行,並由腹足下的黏液腺分泌黏液,潤滑粗糙的物體表面,並增強腹足與物體表面黏合。但除了貼黏物體爬行外,蝸牛有時還

會出現「跳躍」的移動方式,尤其是樹棲性蝸牛。此種移動方式雖沒有爬行快,但可減少移動距離、避免水分散失以及減少與粗

糙表面的接觸。

   

(1) 將身體前端(頭與頸部)抬起,尋找欲黏合的方向與物體;(2) 前端腹足黏合在新的物體上,並將身體(殼與內臟團)往前移動;

(3) 待身體重心移往新地點時,再將尾部移前。(4) 離開原來物體,抵達新地點。

 

攝食

1食性:蝸牛的食性可分為草食性(Herbivorous)、雜食性(Omnivorous)與肉食性(Carnivorous)。大部分的蝸牛

都為草食性動物,以植物為主食;但是有些蝸牛為肉食性,會捕食其他蝸牛、蚯蚓與昆蟲等,或吃食腐肉,而且有些種

類的身體特化,以因應攝食的需求,例如專以蝸牛為食的玫瑰蝸牛Euglandina rosea(Oleacinidae科)具有特化的齒舌、

吻端與延長的身體,可以有效捕食其他蝸牛。

2 食物種類:蝸牛攝食的食物種類當中,植物性食物是主要成份,其次為真菌類、動物性物質與土壤。蝸牛吃食的植物性

食物包括藻類、蘚苔、地衣與一些高等植物的根、莖、葉、花(花瓣、花藥與花粉等)、果實與種子等,牠們有時也會啃

食腐敗的木頭,但較少食用草類植物,此可能與草類構造較為堅硬有關,但仍有些種類特化而專吃草類,例如

Deroceras reticulatum(Agriolimacidae科)。有許多蝸牛會吃真菌類,其中的某些蕈類甚至對人類具有劇毒;蝸牛對真

菌類的攝食比例,依蝸牛種類而有不同。在動物性物質方面,除肉食性蝸牛會捕食活的動物外,在其他草食性與雜食性蝸

牛的排遺中也發現蚯蚓的剛毛、昆蟲的碎片等。許多蝸牛也會吃食腐肉與哺乳動物的排遺。在蝸牛的糞便中也會出現大量

的土壤或腐植質,是攝食時不慎吃下,還是有其他特殊作用,現今仍不清楚。

3 攝食行為:蝸牛在移動的過程中,會利用觸角上的嗅覺接受器,搜尋空氣中食物的氣味。有些蝸牛可記憶前日的攝食場

所,直接向那個方向前進,以減少搜尋食物時能量的花費,如非洲大蝸牛可以記憶約120天前的攝食地點。當搜尋到食物時,

蝸牛會利用小觸角或唇部與食物接觸,如果確定是可食的,就會開始攝食,直到食道或食道嗉囊裝滿了食物;如果食物太

硬或成分非蝸牛所需,蝸牛就會停止攝食,再重新搜尋新的食物。

4 水分取得:對水分的有效控制與保存,是蝸牛成功於陸域生活的重要因素。但是蝸牛仍會喪失水分──由身體的表皮、爬

行時的黏液與呼吸中流失水分,故需要特意攝取水分。除從食物中獲取水分外,蝸牛還會利用足部的皮膚直接吸收水分,

稱為「接觸吸水作用」(contact rehydration),腹足此時會平貼於潮溼的物體表面,直到吸收充足水分。

  正在攝食的球蝸牛。

 蝸牛會利用足部吸收水分

 

競爭 

分布於同一棲地的不同種類蝸牛,常在行為、食性與棲地利用上,演化出不同的方式,以避免種間的資源競爭。

Mosdon normalisTriodopsis albolabris(Polygyridae 科)常生活於同一棲地內,但是前者為黃昏活動,後者為夜晚活動。

然而有些種類,卻會產生競爭行為。

蝸牛的競爭行為主要發生在棲地的利用上,如休棲區與攝食區的佔據,但有些種類也會發生在交配競爭上。競爭行為常出現在

一些較具競爭性或侵略性的蝸牛身上,這些蝸牛利用減少其他蝸牛對資源的利用率,以達到競爭的目的,如不停騷擾其他蝸牛

的攝食、交配或移動行為,使其生殖率降低或死亡率增加。有些種類並會分泌含有特殊物質的黏液,以抑制競爭者的活動力或

生長率。種內競爭也亦然,如Helix texta成體會抑制幼體的成長──實驗證明,歐洲某地區每年由幼體長至成體的數量很少,

但當捕食者(野豬Sus scrofa)捕食超過50%成體後,當年的幼體都可長至成體。

 吃蝸牛的草包蝸牛

逃脫與防禦 

一般蝸牛受到攻擊或侵擾時,都是將身體縮於殼內。前鰓類*蝸牛可將口蓋闔上;缺少口蓋的蝸牛,卻可將身體縮到殼的最裡面,

並不需要口蓋保護,但並不是所有蝸牛都是如此。樹棲性蝸牛因為棲息環境較不安定(如風吹、樹枝搖動與樹葉掉落等),所

以在受到驚擾時(如將其捉離樹上或搖動樹枝),最先的反應是將身體伸長,以盡量碰觸任何可以黏著的物體;但如果侵擾過

大,樹棲性蝸牛仍會躲進殼內。

對於沒有殼或殼很少,無法提供保護的蝸牛,如蛞蝓,只能依賴逃脫與自我防禦行為。研究顯示,有些蛞蝓在受到天敵捕食或同

類侵擾時,會有攻擊行為,或分泌大量黏液以嚇阻敵人;有些種類的蛞蝓(Deroceras reticulatumLimax maximus)會將尾部

舉起,前後擺動以驅趕攻擊者,或是將外套膜延長,以保護縮於外套膜下的頭部;甚至有些種類(Arion ater)還會將身體左右

擺動。對外來的攻擊,除了主動的防衛外,有些蛞蝓還會有自割(Autotomy)行為,蝸牛的自割是將腹足後部(尾)脫落,以分

散攻擊者的注意,藉以逃離,斷落的部分與內部器官仍會再生。

 受到驚嚇的皺足蛞蝓縮成一團。

  高腰蝸牛遇擾時,迅速伸長身體,企圖攀緣逃離。

休息 

在蝸牛攝食前、後的移動爬行間,會有休息行為出現。休息是連續行為的中斷,有些種類甚至會花去一半的活動時間在休息上。

蝸牛休息目的並不清楚,也許與消化食物或水分吸收有關。

  

痕跡跟隨 

所謂的痕跡,即指蝸牛爬行時所留下的黏液痕跡。許多蝸牛都有痕跡跟隨(Trail following)的行為──如活動時由休棲處至攝食

區進食,結束後會沿著自己的痕跡,返回休棲處。蝸牛是否有固定的休棲處或回巢行為(Homing behavior),仍被廣泛的討論

著;雖然如此,贊同的研究學者認為,痕跡跟隨是回巢機制之一。除了自己的黏液痕跡,許多蝸牛也會跟隨其他蝸牛(同種或不

同種)的黏液痕跡,其目的不明,但也許跟較易找到合適棲所或配偶有關,尤其是肉食性蝸牛,牠們痕跡跟隨的結果,不是得到

配偶就是食物。

痕跡跟隨對蝸牛而言,是有助益的行為,但是決定跟隨「正確的方向」,才是重要的成功關鍵。對於蝸牛如何「決定」要追隨的

痕跡方向,有三種假設機制:

1.黏液痕跡本身,在結構上已具方向性。

2.黏液的化學成分具有時效性,蝸牛藉由所偵測的化學物質的衰退來決定方向。

3.痕跡本身並無方向性,蝸牛是藉由偵測遺留痕跡的蝸牛位置來決定方向。

 球蝸牛爬行過後所遺留的痕跡。

休眠行為 

當環境變得太乾、太冷或不適合活動時,蝸牛會選擇休眠。休眠發生於夏季乾旱期間,稱為夏眠(Aestivation),如果是發生在冬

季,則稱為冬眠(Hibernation)。蝸牛休眠地點多為隱密處,如石縫、草根、樹根、樹幹基部與葉背,甚至有些蝸牛會躲在土壤下

層或樹幹內。這些環境讓蝸牛在休眠時不虞曝曬或冰凍困擾,而且微棲溫度變化也不會太大。有些種類還會選擇離食物資源較近的

地點休眠。

休眠時,前鰓類*蝸牛將口蓋闔上;但有肺類沒有口蓋,牠們分泌黏液將殼黏於物體上,如石頭、葉子等,以避免體液的蒸散,但如

果休眠時間延長,牠們會使用黏液,在殼口形成薄膜(Epiphragm),以渡過休眠期。雖然薄膜的形成與休眠有關,但是有些蝸牛

在每天不活動時間也會分泌薄膜。休眠時殼頂通常朝下。有些種類蝸牛還會聚集在一起休眠。

蛞蝓類的蝸牛則較少休眠,因為牠們較能忍受低溫與乾燥環境。但是有些種類的蛞蝓則會分泌黏液將身體包裹在土壤或蘚苔裡,或

是分泌較多的黏液覆蓋在身體上,以渡過惡劣的環境。